下沙大学生网 发表于 2009-7-19 14:45:12

报的是北京大学研修班 却收到了小公司的发票

<p>  学员:我希望把心中的疑问弄清楚</p><br />



<p>  



“入百年北大学府,品千年国学智慧,修一世财智学问,成当代华夏儒商。”北京大学国学百家讲坛高级研修班招生广告上的这句话,曾让萧山某化工企业的老板高先生心动不已。可是,等他真的加入该国学班后,却发现蹊跷的事情越来越多。</p><br />



<p>  说是北大研修班</p><br />



<p>  发票上却是小公司的名字</p><br />



<p>  今年3月,高先生在某国家级大报上看到一则广告,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国学百家讲坛高级研修班,学费是三万八千元。“当时我向他们要发票,但没给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5月中旬,培训方发来一份学员通讯录。</p><br />



<p>  “报名前,我曾向他们拿了一份已经报名学员的名单,和这次收到的通讯录一对,人员变动很大,只有几个人的名字是一样的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高先生有些不安,再三向培训方索要发票。终于,他收到了两张单据,一张是盖有北大印章的收据,填写的收费项目是培训费一万八千元,另一张是盖有“北京华夏儒商教育咨询中心”印章的发票,填写的经营项目是培训费两万元。</p><br />



<p>  “‘华夏儒商’是干什么的?之前广告上怎么没见到?为何会有两张不同的票据?”高先生心中冒出一连串疑问。于是,他马上请在北京的朋友去当地工商部门查询。结果发现,“华夏儒商”只是一家注册资金50万的小公司,经营范围主要是信息咨询,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。</p><br />



<p>  “说真的,我是冲着北大的名号去的,那个‘华夏儒商’之前根本连听都没听说过!了解这些情况后,我觉得自己受骗了,对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更没信心了。”高先生说,当时就有上当受骗之感,想要退班退款,可培训班的带队老师王伟丽称自己只管教务,只能替他向负责招生的夏老师反映问题。</p><br />



<p>  带队老师:我以为你已经退课了</p><br />



<p>  等了一个多月,迟迟未见回应,高先生主动联系了夏老师。结果,对方称,并无老师向其反映过高先生退学的要求。</p><br />



<p>  “你们把我‘凉拌’掉了。”高先生有些气愤地说。</p><br />



<p>  7月11日上午,记者和高先生一同来到国学百家讲坛在杭州的上课地点——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。</p><br />



<p>  “华夏儒商”带队老师王伟丽反复强调,该培训班是与北京大学合作的,并且,广告中也有“华夏儒商”公司的logo(标志)。</p><br />



<p>  在她的指点下,记者的确在刊登广告的报纸中,看到了一个很小的圆形图案,但旁边并无任何文字说明。</p><br />



<p>  为何会开出两张票据,而且一张还是收据?</p><br />



<p>  “华夏儒商”的财务会计说不是很清楚,“这个培训项目是和北京大学合作的,一部分交给北大,另一部分为华夏儒商所有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为何迟迟不处理高先生退学的要求?王老师的解释是,她以为高先生已经退课了。“我的确向上面反映过的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这时,会计起身凑过来,放低声音,说:“我们答应退钱给你,我都带来了。”说着,递过来一个红色大包,里面是她从北京带来的全额学费现金,要塞给高先生。</p><br />



<p>  高先生拒绝了。“退钱的事不急,我希望把心中的疑问弄清楚再说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“华夏儒商”未在北大登记</p><br />



<p>  随后,记者联系了北京大学负责非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中心。</p><br />



<p> 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以北大名义开办各种培训班,需经北大审批,资格有效期是一年,过期需重新审批。同时要在继续教育中心登记。</p><br />



<p>  “经查询,该培训班登记在册的主办单位是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,但‘华夏儒商’未登记,按规定,合作公司也必须要登记的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,以北大名义开办培训班,应由北大单独开据发票,而不是收据。</p><br />



<p>  而马克思学院的一位副院长证实了学院与华夏儒商的合作关系,但表示“合作不需要登记”。</p><br />



<p>  随后,记者又从杭州市税务局了解到,华夏开办培训班属于经营性活动,在没有订立其他协议的前提下,收取费用应开据发票,而不是收据。不过,据高先生说,华夏并未与高先生订立过其他协议。</p><br />



<p>  税务工作人员还表示:“如在发票等方面有疑问,可以直接向当地税务部门投诉,由税务部门出面调查相关细节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选择培训班要慎重</p><br />



<p>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的陈老师表示,报名参加类似培训班,一定要慎重,应事先了解培训班的相关情况,“可以通过网络、电话查询办班机构,尽量选择有资质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、有办学许可证、符合相关条件的培训班,不要盲目报班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陈老师建议,报名之前,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。譬如,培训班的上级部门是哪个部门?学院领导有哪些?负责培训事务的主管人员是哪个学院的?是否是学校的正式员工?“在选择培训班的时候,也可以关注一下,该办班机构是否曾获得过各种奖项,奖项至少来说是一种肯定。”</p><br />



<p>  “以浙大为例,培训班收取学费,由浙大统一开据发票,费用则汇入学校账户。”陈老师说。</p><br />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报的是北京大学研修班 却收到了小公司的发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