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,某校。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。铃声止息,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。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。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,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。 ?0 E, y. @, c0 y
2 F7 u7 e. r; `) s6 V, S, E
" H F* I+ G! c7 X7 N今天,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。他们已经来了,他们听到自己的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声响……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。大家坐定,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。 , _) r( \3 V O
; B0 w8 S- V8 d7 P
同学们起立后坐下,老师侧立于黑板前。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,而是望向窗外。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,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……这时刻,你发现,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,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。 & s* M+ j. ^+ A
) R. C/ N. ?3 b' q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,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……老师仍然侧立,望着窗外,好像在酝酿什么。就这片刻,你听到,静了,更静了,一切声音都没有了,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。 ( R6 A2 q" b/ p7 P, K @5 }4 r5 j. j& n" y
这时,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:“现在开始上课。” 4 @6 K5 e: ^8 u- ^* h0 B! _8 d4 C- s `+ C( w+ J' ~
老师语言精练,没有废话。老师教态从容,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。板书非常漂亮,极有条理。老师提问,学生回答踊跃,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。 . u8 _1 T, [8 }+ n, D Y3 c3 M/ {9 e5 ~1 M" o
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。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,那字大小不一。有些字,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,或一个框,或一个大三角,看起来错落有致,鳞次栉比,像一个框架图。 0 s) g6 p' } F- L& l! d% E0 q 2 s9 b4 u& h! @1 l+ _整堂课,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,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。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,写上去的就是重点,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。老师继续提问,学生解答仍然踊跃,仍然不乏精彩。 ' O) _1 }& W5 s& ]7 x- l7 Y
/ X, z5 [9 a: x, D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。最后老师说:“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,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,巩固一下。” - F* P# b0 r7 v* h$ R 2 d- n' h5 O" B( f9 V+ p铃声响了。下课。整堂课无懈可击。这是一位特级教师,他露出了笑容。同学们都很高兴。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。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。 ; F' z* Y2 \. g7 I
7 _5 y/ w) K: x7 p
“或许他们也很惊叹?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!”中方人员想。到了会议室,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。 & S8 c+ @/ ?4 n$ x+ D8 T: g$ v5 Q% M' L% ^1 f
外国同行说话了,他们说:不理解。 # l! D5 h% m) o- [7 m" C$ V# l
$ v- Y5 _4 G$ o: o! ?9 D3 h% n
我们问:为什么不理解? : p: j9 R2 u: T/ K+ s
3 L7 D1 z6 n" ]9 ?+ Z4 ^0 ?. T, Q他们说:学生都答得很好,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,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? ' L. t3 a; A* 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