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时节,临安天目山脚下的浙江农林大学秋意浓浓。 研一学生单幼霞无暇顾及缤纷美景,她的目光停留在苗木、栽培上。她被同学们称为“青年农业领袖”,因为她用自己的创意设计叩开了“全球青年农业峰会”的大门——今年8月底,在这个由澳大利亚青年组织“未来农场主联盟”等主办的活动上,她与其他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99名青年农业领袖,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饥饿问题。 作为我国参加峰会的3位选手之一,她的参赛论文《从烂尾楼到垂直农场——开拓都市农业新疆域》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关注。回国后,她正着手撰写更详尽的研究论文,并试图组建一支国际团队,编制“农业创新手册”,为解决粮食问题尽一份力。 一个创意起源 说起参加“全球青年农业峰会”的缘由,单幼霞笑了笑说,2014年10月,她正在准备考研,在学院的公告栏里看到了“全球青年农业峰会”国际征文的消息,征文的背景资料触动了她的内心:目前,全球1/9的人口正在遭受饥饿的威胁,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非洲和亚洲,如何应对饥饿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艰巨挑战。解决地球的粮食紧张、人口饥饿问题,就是此次峰会的主旨。 单幼霞的老家在新昌,父母是家庭农场主。农村的成长经历,让“发展农业、服务农村”成为她的终生志向:“90后理应有更崇高的追求,我要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贡献。” 今年1月,考研完成后,单幼霞开始着手撰写论文,研究对策。 “我们可以把房子埋在森林里,同样,我们也可以把农场建在楼宇里。”单幼霞提出了自己的设想——“城市里的烂尾楼能不能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空间?将城市烂尾楼改造利用,建成‘垂直农场’,是开辟都市农业的新空间、好方法,不仅解决我们关注的饥饿问题,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和居住环境。” 今年3月,国际选拔结果揭晓。单幼霞凭借“烂尾楼里发展垂直农场”的新颖创意,成功入选。 一次头脑风暴 8月21日,单幼霞踏上前往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旅程。 虽然不是第一个提出“垂直农场”概念的人,但单幼霞利用烂尾楼变废为宝的思路,仍然得到了不少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。他们认为,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的压力,利用烂尾建筑空间重建是个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,是很有潜力的农业发展新方向。 面对全球饥饿的残酷现状,全球青年农业精英能做些什么?“未来农场主联盟”等主办单位要求参会青年写下自己能做到的“三件小事”——这是大家的承诺,也是今后回国后推进解决粮食和农业问题的方向。 “Reduce减少:食物浪费;Recycle循环:新科技管理;Reuse再利用:废弃容器利用。”这个吸引眼球的“3R”建议,便是单幼霞提出的。“核心观点+巧妙总结”的表述,瞬间击中了在场代表的“神经”。 单幼霞解释,“3R”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循环绿色经济,通过节约、回收和再利用废旧资源,使还没被充分利用的价值得到重新开发,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“在21世纪,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不应该是更多地消耗资源,而是要更加节约、回收和再利用资源。” 一份责任计划 回到校园里,单幼霞立马成了大家的“偶像”。 但是,在烂尾楼里兴建垂直农场,到底能不能付诸实施?单幼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“我打算好好研究需要攻克的难题,希望写一本‘农业创新手册’,让更多人参与到现代农业中。” 开学后,单幼霞又开始酝酿一份跨国计划:“我希望今后的垂直农场可以结合观光、采摘、超市等多种功能,再组建一个集合栽培技术、自动化科技、水循环设备、专业管理等一体化的国际团队,完善都市垂直农场的整套体系。” 如今,在实验室里,单幼霞培育的迷你垂直农场已初具规模。在类似于书架的蔬菜架上,密密麻麻堆满了绿油油的蔬果,最底下一层种草莓、二层种辣椒、三层种水稻、番茄,最顶上一层种拟南芥。 走近观察,这些植物都被装进了小小的玻璃瓶里进行培养。“这个迷你垂直农场,实现了无土栽培、无污染、无寄生虫且无细菌传染等特点,既提高了生产效率,又保证了农产品的高品质。”单幼霞越说越兴奋。 “有些东西不发光,但我看到了光明。”这是单幼霞最新的一条朋友圈内容,配图是一片绿油油的垂直农场。在她眼里,只有从心理上真正懂得尊重土地,懂得尊重播种与收获的自然规律,谦卑地领受土地与自然的滋养循环,才会更加懂得果实的来之不易。 ' @0 `8 s1 @7 X0 h5 A
|